点点滴滴回忆伯川往事,娓娓道来追念伯川精神。
1999年5月22日,一栋簇新的五层建筑迎来了它隆重的剪彩仪式,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、满怀大工师生对老院长深深敬意的伯川图书馆正式开馆了。
18年来,伯川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和精神文化殿堂,默默地为全校师生读者服务,寒来暑往,春去秋来,无数大工人在这里留下了学习拼搏的身影,也留下了许多深深的美好回忆。伯川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个获取文献、自主学习的场所,而早已成为大工学子心中的一份情节。
18年后,伯川图书馆即将面临改造,承载了大工人太多美好记忆的伯川图书馆就要与师生们暂别了。2017年5月22日,在改造前的最后一个馆庆日,为留住对伯川馆的感动与记忆,也为将屈伯川老院长的精神、伯川图书馆所承载的图书馆人精神进一步传承、发扬,图书馆特别组织开展了“伯川•记忆•传承——纪念伯川图书馆开馆18周年专题访谈会”。访谈会邀请到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文瀚老师、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原副馆长吴允和老师作为嘉宾,为大家讲述和伯川图书馆有关的故事,共同追寻红色基因,追忆伯川精神。图书馆副馆长兼党支部书记王红主持访谈。
张文瀚老师在访谈中深情回忆,细数屈伯川老院长的事迹和精神。屈老将一生奉献给了高等教育事业,奉献给了大连理工大学,是后辈学习的榜样。屈老胸怀宽广,远见卓识。重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,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,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。密切联系师生,关心学生,重视学生。老院长从延安来,将延安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、勤俭节约的作风和精神带到了大工,这是我们大工红色基因的根源,是大工人宝贵的精神财富,后来人要继承和发扬伯川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
吴允和老师作为图书馆原副馆长,在访谈中回顾了图书馆的历史,也通过一件件小事,为大家讲述了多年来的图书馆精神:热爱本职工作,做好本职工作;自己动手,艰苦奋斗;热爱图书馆,具有集体荣誉感;党员带头,党支部发挥作用。作为进入伯川图书馆搬迁工作的主管领导,吴老师分享的当年搬迁中的突出事迹,引发了台下很多当年的参与者的共鸣和回忆,也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无论是图书馆发展建设中业务与技术的考验,还是搬迁过程中的体力与心力的付出;无论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支部书记大年三十在岗值班,不能与家人团聚,还是党员困难时刻冲在前……点滴小事,是图书馆人精神的体现,图书馆精神也正是大工红色基因的延伸。
如今,伯川图书馆改造在即,面对大量书刊资源的搬迁与整合、面对最大化保持原有服务质量的难题,对于全体图书馆人来说,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考验。而访谈会,就像吹响了冲锋号,激起了大家投入战斗的热情和信心。在伯川图书馆改造来临之际,红色基因和伯川精神被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打好改造攻坚战,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精神和伯川精神的最好诠释,也是用行动践行红色基因的最好方式。全体图书馆人要更加努力的传承和发扬“伯川”精神,通过传播知识、推广阅读、服务育人等多种形式,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播、传承、发扬。
改造前夕,为了让读者留住对伯川图书馆的点滴回忆,多角度抒发读者对伯川图书馆的感情,图书馆还开展了“写给伯川的情书——三行情书大赛”、“记忆伯川——微瞬间征集”等系列活动。广大师生读者反响热烈,参与广泛,参赛作品数量多,质量高。同时,系列活动影响力大,也得到了毕业校友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同仁的支持和参与。张张图片,句句情话,都表露出师生读者和毕业校友们对伯川图书馆的挚爱和深情。
伯川说:今朝伯川别后,此去应是良辰好景虚设,便纵有千种风情,待来岁,拥书百城,再与众君说。